
“一粥一饭股票免费配资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粮食背后,是耕耘者的汗水,是沉甸甸的民生。为将“珍惜粮食、反对浪费”的理念深植学生心中,推动“光盘行动”从口号落地为日常,帮助学生从行动沉淀为习惯,让节约之风吹遍校园并结出文明之果,近日,北京实验学校顺义学校本学期持续多维发力,让“光盘风尚”浸润校园。
一、师生共守:
织密“光盘守护网”,让节约有温度
正午的校园就餐区,没有说教式的提醒,却处处涌动着温暖的节约力量。学生们自觉遵循“按需取餐、少取多次”的原则,在自助取餐区有序挑选,从源头杜绝浪费——这份自觉,源于全校上下共同搭建的“守护屏障”:
干部巡护陪餐:每日午餐时间,校领导走进班级与学生同坐共餐,一边倾听大家对菜品口味、分量的建议,一边悄悄关注餐盘情况。鼓励表扬光盘的同学,也会轻声提醒“不够随时添,别让粮食浪费啦”,用温和的叮嘱传递节约初心;
教师在岗导餐:值班教师全程驻守就餐区,不仅维护秩序,更主动走近餐桌。面对挑食、剩饭的学生,他们用“每一粒米都经过农民伯伯播种、施肥、收割,来之不易”的朴实话语,让珍惜粮食的意识悄悄扎根;
展开剩余67%班级专人督餐:每个班级都有专属“光盘管理员”,餐前提醒同学“根据自己的食量取餐”,餐后逐一检查餐盘是否“亮底”。这些“小小监督员”,成了校园节约风尚的鲜活代言人。
二、仪式赋能:
定制“集章承诺卡”,让节约有热情
为让“光盘”摆脱“被动要求”的标签,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选择,学校为每位就餐学生定制了“光盘行动集章册”,用仪式感唤醒青春里的节约热情:
写下节粮语:集章册首页是专属“创作区”,学生们写下自己的节粮标语——“光盘不是任务,是对劳动者的致敬”“吃多少打多少,我的餐盘我做主”“拒绝‘剩’宴,我是光盘小达人”,每一句文字,都是对粮食最真诚的珍视;
签下承诺词:集章册中间,“光盘行动践行少年担当,让我以青春之名承诺”的誓言格外醒目,这不仅是一个仪式,更是把“反对浪费”刻进心里的郑重约定。
三、制度激励:
打造“正向引导链”,让节约有动力
为让“光盘”热情持续升温,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,让节约行为获得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认可:
每日盖章留痕:每天餐后,“光盘管理员”检查确认后,会为“亮底”的学生盖一枚定制印章。集章册上的每一枚印章,都是个人节约行为的“可视化勋章”;
月底评优树标:每月末,德育处结合各班光盘率、学生集章总数等数据,严格评选“节粮优秀班集体”,让优秀集体成为全校学习的榜样;
颁奖传扬风尚:月初的周一升旗仪式上,获奖班级代表登台领取荣誉奖牌,集章排名靠前的学生还能收获文具、书籍等定制小礼品。这份荣誉,不仅是对优秀者的肯定,更让“光盘光荣”的理念在全校广泛传递。
四、习惯养成:
见证“校园新蜕变”,让节约成自然
如今的校园,“节约”的场景随处可见:学生取餐时会主动估算食量,餐盘里再无堆积的剩饭;更有学生把校园里的节约习惯带回家,在家庭聚餐时主动提醒“按需点餐,吃不完打包”——节约风尚,正从校园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一场“光盘行动”,改变的不只是学生的用餐习惯,更塑造了他们“珍惜资源、尊重劳动”的价值观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深耕节约教育,让“光盘”成为校园里永不褪色的文明符号,让青春在践行节约、守护粮食的行动中,绽放更耀眼的光芒!
资料来源:北实顺义学校
撰稿:曹海春 股票免费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佳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